呼和浩特市譯珣早托機構是一家從事0~3歲幼兒早托服務的機構,在市區陽光諾卡小區、中海錦繡城、永泰城等多個小區開設有10多家門店,其中除兩家加盟店外,其余門店均為該機構的直營店。可是從今年9月份開始,這些直營店陸續全部關門,負責人也不再露面,不僅讓此前在此托管的孩子們無處安置,也給家長們和投資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,多名員工的工資被拖欠。時至今日,大家仍然在維權當中。
欠費家長人數眾多
呼和浩特市于女士的孩子今年3歲,尚未達到進入幼兒園的年齡,因此,今年7月份,交了1萬多元的學費,將孩子送到該機構的一家直營店。可是孩子才上了2個多月,就被轉園到中海錦繡城這家門店。因為距離等原因,于女士就此向該機構申請退費,于是,負責人把她拉進了一個退費微信群。雖然在群里扯皮了兩個多月,但是于女士一分錢退款也沒有拿到。11月18日,該機構法定代表人王志遠突然在群里宣布,他本人已經被公安機關刑拘,公司即將申請破產,隨后就將退費群解散了。這下,群里100多名申請退費的家長慌了神。
據譯珣寶貝嬰托中海凱旋門店長杜女士介紹,中海凱旋門店是一家加盟店,目前已經更換了負責人,以前的負責人(王志遠)沒有錢了,甚至到了沒有錢給廚房買菜,交不起房租,給老師開不起工資的情況。據杜女士了解,目前涉及應退費的家長有130位左右,少則幾千元,多則上萬元,都無法退費。
關店前大搞優惠活動
調查中記者了解到,譯珣寶貝嬰托中心是2017年開辦的,規模最大時,在呼和浩特市多個小區里開設十多家的社區門店。就在大規模閉園的前兩個月,今年的7月份,該公司還搞著優惠活動吸收資金。
幾位家長告訴記者,該機構負責人曾對她們講,機構的服務很受市場歡迎,發展勢頭迅猛,因此要在南京市也開一家相同的機構,但是因為資金稍有不足,因此在呼和浩特開展優惠活動。每位家長交納29800元,10個月共返還家長們25000元,剩下的4800元抵頂孩子6個月的學費。家長們表示,在沒有活動的時候,該機構單月的學費就需要3000多元,6個月的學費就將近2萬元。看到這么大力度的優惠活動,部分家長趕緊著交了29800元。可是不僅說好的返現沒見到,時間最短的,孩子只上了8天學,機構就關門了。
投資者血本無歸
記者在調查中還了解到,除了要求退費的家長之外,還有四五十位投資者,因為看好譯珣公司宣稱的0~3歲早托理念,加上王志遠為他們規劃的投資前景,陸續往該機構投入了大量現金,并且簽署了相關協議,名義上為“加盟”或者是“買店”,但是部分投資者至今未見到一分返利,買店的獨立經營者甚至在彼此不知情的情況下,遭遇了一家門店先后被轉手出售3次的情況。這些投資者,現如今也陷入了血本無歸的境地。
除了投資者和家長討要欠款無門,記者也了解到譯珣公司還拖欠著幾十名員工的工資,而員工早在去年年底,就發現譯珣公司的經營狀況已經不太樂觀了。部分員工的工資,從2019年底就開始被拖欠。從一位員工提供的公司內部會議視頻上可以看到,負責人王志遠直言不諱地稱“沒有錢,發不了工資......”
根據投資者、退費家長以及欠薪員工的初步統計,目前譯珣公司拖欠的錢大概有五六百萬元。而讓大伙兒不解的是,根據早前譯珣公司的測算,一個門店、配備4到5名員工,加上房租、水電費用,一個月接收6個孩子就能達到收支平衡,譯珣公司一面向家長們收著不菲的費用,一面通過加盟門店吸引投資,卻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去,這讓大伙兒對這些錢的流向產生了質疑。所以大家一致認為,這根本就不是企業經營不善導致破產,而是王志遠精心策劃的一場騙局,他們是遭遇了詐騙。
早托機構存在監管空白
記者通過查詢了解到,譯珣公司注冊時在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的經營范圍有家庭服務、家政服務、教育咨詢服務等內容,但是并沒有明確提及到嬰幼兒托管。而對于0~3歲嬰幼兒托管這一新興行業,在我國目前施行的相關法律法規中,還存在著一定的監管空白。我國現行規定中,僅有2019年10月14日,國家衛健委發布了《托育機構管理規范(試行)》和《托育機構管理規范(試行)》這一規定,對托育機構的班級規模、師生配比、人員資質以及建筑設施做出了明確要求,同時對托育機構實行備案管理,并向衛生健康部門備案的要求。
警方已經立案
記者了解到,部分參加優惠活動的家長和投資人已經向賽罕區公安分局報案,目前警方已經受理了案件,并且展開調查。譯珣公司的欠薪員工也相繼向勞動監察部門進行了投訴,等待勞動仲裁結果。近期,部分家長還向屬地法院提起了訴訟。
文/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楊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