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消息,2020年,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,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,內蒙古自治區黨委、政府多措并舉、多項施策,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全面實施復工復產、保供穩價等政策措施,使全區物價總水平保持了平穩運行態勢,完成了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。
數據顯示,2020年,內蒙古自治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(CPI)比上年上漲1.9%,比全國平均水平(2.5%)低0.6個百分點,位居全國31個省市區第27位。全年CPI運行主要呈現以下四個特點:
內蒙古自治區八大類消費價格呈現“六升二降”格局。2020年,全區調查的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同比呈現“六升二降”格局,與上年同期“七升一降”格局相比,上漲面有所縮小。其中,食品煙酒類價格比上年上漲5.7%,漲幅居八大類消費價格之首,衣著類、居住類、教育文化和娛樂類、醫療保健類、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均有所上漲,生活用品及服務類、交通和通信類價格則呈下降趨勢。
內蒙古物價上漲呈現明顯的結構性特征。從結構上看,2020年全區食品價格比上年上漲7.0%,影響CPI上漲1.5個百分點,是CPI上漲的主要推動力。食品價格中,糧食價格小幅上漲,鮮菜價格上漲7.6%,畜肉類價格上漲27.4%。特別是,前期非洲豬瘟疫情的不利影響,如基礎母豬減少、生產能力下降等在2020年生豬生產周期內仍然尚未完全恢復,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、南方洪澇災害、進口豬肉減少等因素對生豬養殖、調運以及豬肉供應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,致使全年豬肉平均價格水平在高位運行,比上年上漲了49.3%。同時,在豬肉價格上漲的帶動下,作為豬肉替代品的牛羊肉價格也均呈上漲態勢。
內蒙古部分工業品和服務項目價格對整體物價產生了下拉作用。受國際油價下跌及疫情影響,汽油、柴油價格比上年分別下降14.6%和15.0%,加上家用電器、小型汽車等銷量減少、價格下降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,拉動全區工業品價格比上年下降了0.5%。另外,旅游業受疫情影響較為明顯,全年飛機票、旅館住宿、旅行社收費價格比上年分別下降16.2%、2.4%和1.9%。
內蒙古全年分月份CPI同比漲幅呈高開低走、波動運行態勢。分月看, 1、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等因素疊加影響,CPI上漲較多,比上年分別上漲4.3%和3.8%;自3月份開始,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,市場供需狀況逐步恢復,CPI同比漲幅也從3月份的3.2%逐月回落到6月份的1.5%;進入7、8月份之后,受不良氣候以及局部疫情反復等因素的影響,鮮菜、豬肉等價格上漲拉動全區CPI同比漲幅略有擴大;9月份之后,隨著生豬產能逐步恢復和翹尾因素影響逐漸減弱,CPI同比漲幅再次回落,11月份轉為下降0.1%。進入12月份,隨著傳統節日消費旺季的到來,以及寒潮天氣來襲、疫情防控升級等多重因素疊加,CPI同比由降轉漲,漲幅為0.4%。
綜合來看,2020年內蒙古市場運行總體平穩,各類商品供應充足,物價總水平保持了溫和上漲的態勢。